油底壳振动时效现场
大连机车厂多年来一直用振动时效工艺代替原热时效工艺处理08C121000型油底壳获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,特别是防止加工变形及防止运行中焊缝开裂具有独特的效果,同时也获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,因此厂方提出对其它型号的机车油底壳都采用振动时效处理。经厂、校双方的共同努力,现已对七种油底壳的振动时效处理工艺研制完成,报告如下:
一、油底壳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
共做了七种油底壳振动时效工艺规程的研究。每种油底壳取2件,其中一件做工艺参数的选择,另一件是用经反复试振选择的一组参数处理油底壳,并做振前、振后的残余应力检测,得出率,来检验参数的合理性,确定工艺参数。
1、试振——工艺参数的选择
因为使用本工艺的厂家(大连粉末冶金厂)一直对08C121000型号的油底壳做振动时效处理,所以这次试振全部使用原有设备,在支承方式、设备布置方法都与原来工艺相同。
试振的目的:一是观察各种类型油底壳的共振频率;二是观察在每个共振频率下油底壳的共振型式;三是根据振动加速度选择激振器的偏心档级;四是根据上述试振情况(均是手动调节),确定出试验性振动处理工艺参数,包括激振频率(应选总体振动所对应的振幅比较大的频率),激振档级(加速度显示在3左右所对应的激振器偏心档级)等主要参数做为试振时的处理参数;五是试振,用上述方法选择的参数,对被试油底壳做全过程的振动时效处理,观察振动加速度的变化规律(时间——振幅曲线应是上升、上升——下降、下降型三种中的一种;振幅——频率曲线上的共振峰应是升高并左移),如果均符合要求,则该组曲线即可做为油底壳的初定工艺参数。
表一 油底壳的试振参数
2、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检验
对试振当中所选择的工艺参数必须经过实际应用的检验和考核,其内容如下:
①油底壳的振动时效处理
将每种油底壳的另一件(已做试振)放在振动台上,用表一中所选择的对应参数对该件做正式的振动时效处理,仔细观察监测曲线的变化,如附图所示七种曲线图,图中曲线应是:G(T)曲线呈上升、上升——下降、下降等型式中的一种,G(F)曲线应是划出的曲线(一般为红线)的共振峰高于振前的共振峰,并左移,这时我们可以认为从表现形式上这个处理参数是可行的。但确定还得通过残余应力的检测来决定。
处理曲线见附图。
②油底壳的残余应力检测
对油底壳的振前、振后的两次残余应力检测是对比两次残余应力的变化率,由此确定工艺参数是否合理,合理则采用、不合理则必须改变工艺参数,重新处理和检测。这一条国家标准上已明确规定。